虽然黄权自己也知道这样的行为对于人臣来说是大忌,但黄权更清楚,刘璋的性子懦弱到何等的地步。今日他好不容易才说动对方取消投降的念头,可是万一看到什么劝降信的话,说不定刘璋下一刻便会改变念头,又要投降了。
这种事,黄权是绝不容许发生的。因此,但凡有从曹营送来的书信,不管内容是什么,都要一概截住,不让刘璋知晓分毫。
黄权已打定主意,等此战过后,自己去向刘璋请罪,到时无论遭遇到怎样的责罚,哪怕罢官免职亦无异议。
看着手上这封一半劝诱一半威吓的劝降信,黄权微微冷笑。他虽无让益州降曹的打算,却也不妨和对方虚与委蛇一番。毕竟现在益州最欠缺的就是时间,曹军已克绵竹,不日即能抵达成都,而严颜远在巴郡,即使全速回援,也要花上几天工夫。如果能利用曹营的这封劝降信,争取几天时间,那是再好不过。
于是,黄权派遣使者,去曹营商谈“投降”事宜,却令使者反复在一些细枝末节的条件上扯皮,让曹军迟迟无法取得益州最终投降的决定。
虽然高顺心中不耐,但成都城内已派来使者商谈降伏事宜,曹军自然不好意思对成都发动进攻了。一开始,高顺还以为这是成都方面的缓兵之计,以等待剑阁关的军队回援。因此高顺早早地派出斥候,深入剑阁关打探,一旦那里的军队有所动静,自己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攻成都再说。
可是剑阁关方面,一直没有任何动静,于是高顺也以为是自己多心了,说不定成都方面当真只是想在投降之后获得一些更多的利益罢了。
在攻克绵竹后的第三天,一条消息让高顺几乎发狂——巴郡太守严颜率军四千,进入成都。
高顺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自己一直将目光放在剑阁关的方向,却全然忽略了其他地方派出援军的可能。
对于严颜此人,高顺又怎会没有印象,那可是能与张任、李严相提并论的名将啊!更遑论,他还带了四千人进入成都城,使城内的军队数量达到六千五百之众!
而自己这边,只有三千余士兵,如何能攻下守军双倍于己方的成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