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沈浪第一个想到的蒸汽机项目的负责人,就是这个老爷子。
只是让沈浪有些纠结的是,老爷子的年龄真的是有些大了,已经七十多岁了,放在这个时代,真的可以堪比后世九十岁以上,甚至是百岁老人了。
让一个年龄如此大的老人来负责这样一个必定会耗费大量心力的项目,是不是有些太过自私?
但是,沈浪想到了那个已经九十岁高龄,都依然没有停歇,一次次的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打破一个个高产纪录的老人。
还有那个插着十几根管子都不忘电脑里资料的七十多岁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持戴着氧气面罩不惜消耗生命力继续工作。
还有那个八十多岁高龄一直坚持健身,灾难来临时毫不犹豫冲上第一线的老人。
……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沈浪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理想和对事业的无限追求。
对他们来说,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无可厚非,心甘情愿,鞠躬尽瘁。
不管年龄,不在乎疾病,只要有一口气在,他们就愿意将精力都投入到毕生都热爱的事业中去,无怨无悔。
所以,沈浪还是让崇祯将王徵招到科学院了。
果不其然,在老爷子拿到那些书籍时,如获至宝,在他看到那台小型蒸汽机时,更是爱不释手,迅速的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
同样的,织布机、纺织机和缝纫机,沈浪都带来了缩小版的。
以方以智的才能,此类机械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待他花点时间弄明白了其工作原理,不用对着仿制,自己就能够造出来。
水泥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
如果技术相对成熟一些,立窑可以升级成回转炉。
有理论知识为基础,再结合试验进行试制,大明应该很快就能够掌握制造水泥的技术。
困难一些的是量产和应用,这就需要方以智的项目组投入更多的精力,沈浪也会尽力辅助,化肥也是如此。
说到炼钢,此时大明的钢铁产量和质量都是世界之最。
但是,那也只是放在这个时代,
而且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所使用高炉的缺陷,钢的产量不高,品质也不高,如果钢铁的产量和品质达不到要求,会直接影响到方方面面的发展。
沈浪可不满足于领先这个时代,他要跨越时代,所以他急需改进炼钢工艺。
若是能够对炼钢工艺进行改进,必然能够生产出更优质的钢铁,产量也能迅速提升,这也是工业进程最基础的一环。
放眼后世,涉及到炼钢工艺的改进和应用,就复杂了很多,光是炼钢法的发展就有很多种。
比如坩埚炼钢法;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也叫贝赛麦法;酸性平炉炼钢法,也叫马丁炉法;碱性炉衬的底吹转炉炼钢法,也叫托马斯法。
还有什么电弧炉炼钢法等等,则更加现代化了,技术要求和难度太高,暂时就不考虑了。
先从这四种进行探索,宋应星能够出版《天工开物》这部被称着17世纪百科全书的著作,本身的功底就非常的扎实。
他对冶炼也非常的精通,有了这些现成的书籍和资料,以及各种炼钢高炉的特点,相信他又能出一本专门介绍炼钢的著作流传于后世。
在相关项目都布置下去之后,沈浪非但没有清闲下来,反而更忙了,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协调和处理各个项目组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
沈浪将朱媺娖找来,让她管理项目经费的申请和调拨。
又让崇祯尽可能的去搜罗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充实到科学院进行重点培养。
再让崇祯和朱慈烺通过政策鼓励等其他方式宣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更多的人愿意接触和学习这门科学,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准备。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是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衔接比较紧密,技术鸿沟也没有那么大,完全可以交叉进行,但这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人才积累,所以要提前准备。
一场变革,已经在大明悄然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