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抚走回书桌,看了一眼还站在原处的殷桓,沉吟了一下,吩咐道:“劳烦殷统领再留片刻,待朕选捡禁卫补上空缺。”
他沉思数息,张口念出一串人名,俱是从威靖关起就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亲卫姓名,其中不乏已独领一军的将领,殷桓一一记下,拿了宿抚的令牌出宫去唤人。
亲卫尽数到场后殷桓便奉还令牌,躬身退下去,自囚于被越梅臣占用做审讯之场的偏殿中,做出了避嫌之态。
宿抚简略说了说今日之事,又道:“今日内阁是哪几位宰执值守,皆请来。”
这一番变故后已经过了散值时间,徐荆这几日一到散值就离宫回府,今日值守的次辅杨砚之与年岁最小,陪敬末座的李乐语,闻召便赶到了书房。
李乐语是应承安执政时入阁,是个老好人,遇上争执要么沉默,要么两头附和,从不发表见解,只埋头苦干,像极了内阁人手不够,拉来凑数的阁臣,故而人称凑数阁老。
宿抚对这位凑数阁老也没什么印象,只记得是个能干实事的,见只有两人到场,皱眉道:“其余人呢,怎么只有二位在?”
杨砚之拱手回答:“因京城戒严,诸同僚回家不便,臣见阁中无甚急事,故放其早早归家,剩些许微末之事,臣与阁臣李乐语两人足矣。”
李乐语附和道:“是,是。”
宿抚意味不明地应了一声:“朝中近日确实无事,”他话音骤然一转,叹息道,“可惜朕今日身体不虞,恐要修养,不能勤政,请两位阁老问策。”
杨砚之面色一变,关切道:“陛下可召了御医?”
宿抚淡淡道:“不过近日劳累,精力不济,将养一阵罢了,次辅有心了。”
杨砚之连道“不敢”。
宿抚不理会他,只说:“这段时间早朝如常,各处奏折劳内阁多费心思,尽量给出票拟,朕再做批红。”
应承安听着宿抚吩咐阁臣,心不在焉地算了算落到他手里的权力。
宿抚多数时候不会修改阁臣的票拟,但并非不能改,他要做的大约只是帮宿抚判断票拟能不能用。
应承安所谋甚大,这点空隙不够做什么手脚,还得寻个时机拿到玉玺才行。
他知道宿抚为何突然放权给内阁,阶下那两人却并不知晓原因,不免战战兢兢,忖度了片刻才敢应下。
宿抚又道:“朕手足乏力,字体大约会有变动,勿要声张。”
应承安又听了一会儿,忍不住想:他竟是信我胜过信朝臣?
许是神思不顺,他放任这念头在脑中转了数圈,直到杨砚之与李乐思退下,御医新煎好的药被宿抚端来床边,才蓦然惊醒,举起药碗一口吞了,又自嘲地想:这心软的毛病怕是改不了了。
谁知宿抚看他喝完了药并没有转身回去批阅奏折,反而坐了过来,目光无神地摆弄了一阵自己的手指,轻声说:“原来我真正想的,竟只是与承安并肩同游吗?”
应承安原本没将宿抚方才所见幻景放在心上,他素来坚定,只以为怯懦无能之辈才会不知道自己所求为何,把一方毒药下见的所谓渴求奉为圭臬,不曾想宿抚也能算在其中。
他捡来盘里的蜜饯吃了,心不在焉道:“你再服用一次,说不得见的就是我恭敬驯服,俯首称臣,卑微求欢了。”
宿抚半晌没做声。
应承安端起杯盏漱了漱口,身一歪滑入锦被中,准备再看宿抚神色,新君却毫无预兆地站起身逃出了隔间。
宿抚见过应承安戒断补骨脂时的痛苦难当和憔悴消瘦,他自认强健远超应承安,却不敢自认心志坚定与应承安相当,面上镇定,心里不免担心自己能否熬过补骨脂的摧折。
然而担忧归担忧,露在人前的仍是有条不紊。
他召见阁臣,说明身体不适,又抽空单独见了杨砚之和卢天禄。前者是为了计算徐峥,后者是为了秋闱。
等到理清诸事,已经到了三日后。
宿抚估摸着时机快到了,就放下手中奏折,脱了龙袍往床上一倒,把被子卷在身上,叫禁卫把他和被一起捆了,像个茧一样躺在床上等毒发。
应承安不知从哪拎了个椅子放到床边,抱着胳膊倚在靠背上,漫不经心道:“你平生最畏惧什么?”
宿抚想了良久,出人意料地说:“杀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