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整个北京城警卫森严,在紫禁城的太和殿,华夏帝国皇帝胡子宁,在此举行登基仪式。
太监在宣读了宣统皇帝的禅位诏书以后,身穿刚刚设计裁减好的新龙袍的胡子宁,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拜,百官都新穿新制订好的汉服官服,各个外国驻北京大使,都有派人参观。
接下来宣读立国的重要事宜,首先是确定皇帝的年号为:“复兴”,意思是要带领华夏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接下来是明确规定华夏帝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再接下来是宣读新任官员:内阁总理大臣唐绍仪,协理大臣徐世昌,外交大臣梁敦彦,内政大臣赵秉钧,财政大臣严修,教育大臣唐景崇,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萨镇冰,司法大臣沈家本,农工商大臣张謇,交通大臣杨士琦,文化大臣梁启超,陆海空总参谋部参谋长段祺瑞,副总参谋长羽鹏飞,禁卫军统领羽鹏飞,监察院院长和总政治部部长皆由张琪琪担任,考试院(相当于吏部)院长杨度。
宣读完中央官员后,接下来是各省省长,省长只是负责一省政务,军队由中央统一管理,监察院相当于监察百官的部门,相当于现代的******,总政治部相当于宣传部。陆军大臣只有军队的管理权,没有统兵作战权。总参谋部、监察院、考试院和政治部皆直接向皇帝负责,不属于内阁之列,
把所有官员宣读完以后,在诏书里邀请全国各地以及身在国外的人才,到中央为国家效力,其中有些在诏书里就把名字读了出来,比如:蔡锷,蒋百里,张孝准,徐树铮,冯如,蔡元培,顾维钧等等。
再接下来,在诏书里宣布,华夏国土内的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皇帝为全民族共同的领袖,所有民族加起来统称为华夏民族,其中汉族为华夏民族里最主体民族,汉服对外代表华夏帝国国家的民族服饰。
最后,诏书里撤销了同盟会成员的通缉令,邀请同盟会成员担任政府官员,并且向孙文和黄兴发话,邀请他们到北京来跟皇帝商谈国事。
在胡子宁举行登基仪式的当天下午,德国对外通电,承认华夏帝国为唯一合法政权,胡子宁是华夏帝国君主,德国通电发出后仅仅一小时,奥匈帝国也对外通电承认这个事宜。
晚上,胡子宁正和张琪琪在养心殿里做那鱼水之欢,到一半的时候,琪琪说道:“主人,我刚刚收到系统的指示,你已经完成了第四个任务,系统升为第第五级。从明天开始,主人一天可以累计召唤的陆军人数为192人,每个月积累可以召唤初级行政人才4名、中级和高级行政人才1名,陆军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各2名,高级技术人才1名,海军和空军的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军事人才各2名,高级技术和军事人才各1名,以后在每出现20名政务类型的人才中,将会有1名属于特级人才。
以后主人召唤出一个师编制的士兵后,师部直属炮兵配备有80门大炮,其中40门法国施耐德式M1927式85毫米榴弹炮,另外40门是210毫米榴弹炮,射程为16.7公里。”
胡子宁在登基后第二天,为袁世凯举行国葬,一路上神情悲痛,不断哭泣着,样子做得十足。
在胡子宁正式登基后的第三天,身在日本的孙文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称改朝换代,改变不了封建帝制的本质,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为推翻封建****制度继续奋斗。
3月4日,华夏帝国开始实施官员级别和武将军衔制度,军衔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士兵分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文官中级别跟军队级别都是实行十三级制度。
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为中将军衔,曹锟等为少将军衔,朱咨对、羽鹏飞等若干武官为大校军衔。
文官中,唐绍仪和徐世昌为二品,张琪琪以及各部的大臣为三品,杨度以及其他副臣为四品,各省的省长不是三品就是四品官。
3月5日,英国正式承认华夏国已经替代清国为合法政府,但是要求华夏政府承认满清与英国签订的所有条约,承认英国在晚清时期的所有权益,其他列强也纷纷提出类似的要求。
现在华夏国刚刚建立,胡子宁不能同时得罪那么多国家,只得先忍耐下来,先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才是硬道理。用不了几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到时候再乘机把被列强侵占的权益逐步收回来。
在胡子宁登基后的半个月内,全国基本上所有省份都宣布归顺朝廷,服从中央。唯一例外的就是蒙古,蒙古在几个月前的革命中,在沙俄的策动下,跟着南方省份宣布独立,沙俄以保护者自居,在华夏中央政府成立后,却拒不归顺中央。在历史上的外蒙古,是徐树铮在1919年收复的,不久又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