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真的,游韶兄你的才华在我们这些人都算是顶尖的,说起今年的科举,你的希望也是最大,如果真的能高中的话,以你的人才,恐怕有不少长安城的贵女都争抢着要嫁给你呢!”东明说这时却是一本正经的再次道。
前年李世民刚登基时,为了堵住天下读书人的嘴,因此开了一场恩科,只是那场恩科举行的太过仓促,许多外地的读书人没能赶到长安,今年才是真正的科举年,所以在前年没有赶上科举的读书人很多都留了下来,比如像眼前这个东明兄和游韶兄,都属于这种情况,而对于今年的科举,他们也是势在必得。
“东明兄你就别夸我了,现在我连行卷的人选都还没有,虽然有有杨大都督的举荐,但杨大都督毕竟远在扬州,对长安的影响不大,所以我恐怕很难在考场上比得过别人!”游韶兄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落寞的表情,他刚才之所以独自一人坐在这里,其实也是在发愁行卷的事。
大唐的科举与后世不同,比如在科举考试中,试卷是不类名的,如此一来,批阅的考官就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而且大唐允许别人对这些考生朝廷推荐,推荐的人身份越高,推荐的人越多,那么这个考生的名气也就越大,一般中举的士子,都是从这些名气大的士子中挑选而出,而这些士子为了提高自己的名气,在科举之前就要把自己的诗作文章送给一些名士高官,以期望得到他们的推荐,这就是所谓的“行卷”。
这位游韶兄其实才刚刚二十岁,在参加科举的士子中算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而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小就参加科举,就是因为得到扬州都督杨仁恭的推荐,只是杨仁恭只能推荐他参加科举,并不能影响到科举的结果,所以行卷之事还需要他亲自去做,可惜他在长安根本没有认识的人,而且脸皮又薄,自尊心也强,不愿意像别的读书人那样四处拜访名士高官,结果现在自然是落到了下风。
“游韶啊,也不是我说你,行卷之事大家都在做,而且能够接受行卷的,不是名士就是高官贵族,所以你也不要不好意思,无非就是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诗句,然后跑到对方的门前递过去就行了!”东明兄这时却再次开口劝说道,他也是可惜游韶兄的才华与人品,这样的人若是能够高中进士,日后肯定也是大唐的栋梁之材。
“多谢东明兄的好意,日后我会考虑的!”游韶兄听到这里微笑的点了点头道,只不过他的回答却让东明兄暗叹一声,因为他知道对方的话虽然是这样说,但肯定不会改变他的初心,说起来也都怪这位游韶兄太过年轻,自尊心也太强了些。
东明兄看到游韶兄不愿意谈这个,刚好这时聚会的年轻人也都围拢过来,看样子要开始今年诗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了,这让他也立刻兴奋起来,拉着游韶兄站起来道:“游韶兄,今年的上元诗会就要结束了,我看了一下那些诗作,没有一个能比你写的更好,估计你那首《元夕》肯定是要夺得头筹了!”
就在东明兄的话音刚落,还没等游韶兄谦虚,他们两人却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只见一大一小两个男装打扮的少女走了进来,如玉的小脸上也带着一股傲然之色,似乎全然不把在座的读书人放在眼里。